兩個禮拜前的週日, 乖乖睡完午覺後醒來, 他就開始發燒了......
第一天, 活動力沒啥變化, 依舊是個活潑的胖小子!
但是, 接下來的幾天, 沒服藥退燒時, 都在39 度上下, 這怎讓人不擔心呢?!
就這樣, 星期日發燒, 先吃了退燒藥,
觀察活動力跟食慾沒啥大問題,
決定隔天一早(週一) 去診所看診.
醫生檢查後, 判別應該是腺病毒.
關於腺病毒.....
我們家對這名詞, 已經不陌生了.
因為姐姐EE, 已經也得過.
只是, 說真的, 我一直有個疑問~
腺病毒的確主要病徵是連續高燒,
但沒有其他明顯的感冒症狀,
說嚴重, 也不像腸病毒那樣,
頂多就是逐日因為高燒而病懨懨的.
於是, 老實說,
我開始會懷疑....是不是沒有什麼特別徵召,
而遇到高燒不退狀況, 醫生就說是 "腺病毒" 呢?!
(對不起啦, 醫生啊!!!!!!
畢竟當媽的總是多操煩啊, 擔心到底嚴不嚴重哪)
乖乖從週日發高燒,
到週一看第一家平日最常去的診所,
到週二晚上, 半夜依舊燒到39.6度.
而且已經配合醫生所叮嚀的,
每4-6 小時服藥, 連半夜也要叫起來吃藥.
每每看著他掙扎, 哭著說不要吃藥藥.
當媽的, 心都快碎了. 尤其是睡得正熟的半夜時分.
因為到週三還在燒,
我有著之前對 "腺病毒" 的疑慮,
於是就帶著乖乖去了另一家診所.
沒想到, 另一位醫生檢查過後,
也說, 本來擔心會不會是流感.
但喉嚨沒腫, 也沒有其他流鼻水, 咳嗽,
這應該是腺病毒!!!!!!
蛤~~~ 也是一樣的答案!!!!!
儘管剛開始醫生一開頭聽到燒這麼多天, 也說這樣不對勁.
就這樣, 不管是在我們家,
或者我上班時, 必須載到婆家請公婆幫忙照料.
我們就繼續吃著醫生開的藥.
週三週四, 乖乖只是食慾低, 退了又燒, 燒了又退......
週四晚間乖乖是睡在婆家的.
週五早, 因為老公有休假, 準備提早接乖乖回家.
婆婆才說, 正要帶乖乖去看醫生.
因為乖乖臉上跟身體都出現了紅疹!
當我下班回到家時, 看到的乖乖, 正是臉上佈滿小小突起的紅疹.
坦白說, 那是我第一次深深地覺得:
自己的孩子, 無論是美是醜, 是健康是殘缺,
當妳決定生下他的那一刻,
在妳心底, 他就是最無可取代的那一個!
同時也是一輩子的牽掛!
身上布滿疹子的乖乖, 眼睛也隨著有點水腫,
整個看起來, 病懨懨的......
我心裡真得很不捨~
接下來的幾天, 至少因為確認是玫瑰疹,
是這種一般被解讀為良性疾病的疹子,
那麼, 我們放心多了!
不再發高燒了, 就等陣子3-4 天自然退去就好!
這一次, 我們終於見識到, EE 時沒有發出來的 "玫瑰疹".
也深刻體認: [怎樣的孩兒都是自己的寶!]
至於什麼是玫瑰疹呢?!
看了醫生的衛教單及網路資訊, 以下提供參考囉~
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,主要為皰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最常見。
這是一種良性的疾病,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,
發生的年齡雖然以六個月到一歲半最常見,
但是大至兩、三歲的小朋友也仍有可能會得到玫瑰疹。
玫瑰疹是常見的一種幼兒良性感染疾病,會出現發高燒,
溫度可高至攝氏39至40度,通常持續到4天,
有些臨床病例也可能最後沒有冒出疹子,只是持續高燒。
高燒的時候, 兩個小臉頰會紅紅的,但小寶寶的胃口、活動力也都還好,
有些可能有輕微的咳嗽、流鼻涕等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,
但檢查起來沒有明顯的特徵,
最大的特性就是出現了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,
而此時往往也就是發燒漸退,這病到了尾聲的預告。
這種病整年都可發生,但在春秋兩季較明顯增多。
大多數嬰兒得到玫瑰疹,因沒有嚴重的副作用,
所以不須特別嚴格的預防措施,也沒有預防的疫苗。
現在的乖乖, 已經活蹦亂跳囉!
而且, 乖乖玫瑰疹好了後三天,
E家又發生了 "虛驚一場"的EE姐姐 "腸病毒"事件~
口腔上顎有了兩個破洞,
幼兒園要我們提早接回去看醫生.
第一個醫生說應該是 "咽峽炎".
幸好隔天一早確認不是!!
E家這一兩週啊~~~
還真是備受孩兒們的驚嚇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