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歲前一個月到目前兩歲兩個月之間的EE, 說話可溜囉!
為了怕忘記, 有趣的童言童語, 還是留下些紀錄吧~
幫忙擦玻璃~
農曆年前, 稍微打掃一下廚房.
當時未滿兩歲的EE, 在曬衣陽台拿著菜瓜布說要幫馬迷擦玻璃.
但馬麻問: [(玻璃) 擦乾淨可以怎麼樣?]
EE的當時的怪邏輯--- [可以"粗"(吃)ㄇㄢ ㄇㄢ˙, 才不會餓餓!]
買貝果給把拔馬麻吃~
小女生就是小女生, 拿起舊的面紙套也能當成小提包.
說是要去買貝果. (那陣子愛吃貝果).
而孝順的好孩子, 還會想到是要買給把拔馬麻吃. 真是感動呀!
善用副詞或語助詞
兩歲到兩歲一個月期間, 很明顯地特別是在副詞方面或語助詞的廣泛運用.
像是: "一起/ 都 / 而已/ 好了/ ...吧~ "
常在不經意間, 冒出些使整句話更加豐富的字眼!
想要做某事, 邀請阿公阿嬤把拔馬麻陪著玩些什麼遊戲時, 會說:
[我們一起玩吧! ]
阿公說, EE玩球時還曾說出: [看我的!]
散步時, 大人說: [今天沒有看到狗狗,....]
突然蝴蝶飛過, EE接著說: [只有蝴蝶而已!]
本來在遊戲間堆積木, 想到要去看巧虎.
EE自己提議說: [把拔馬麻, 我們都去看巧虎吧~]
看巧虎要挑片, 或者大人們提供些玩樂選項給EE時,
EE 會說: [這個好了!]
突然唸唐詩
兩歲一個多月的星期五晚上, 阿公阿嬤幫我們送EE回來.
那天晚餐沒吃什麼, 她說要喝ㄋㄟ ㄋㄟ, 躺在沙發上卻又要喝不喝,
馬麻去廚房忙, 把拔在一旁陪她.
突然......馬麻聽到: [...夜來風雨聲......]
Emi 探出頭來, 驚訝地跟E拔說: [喂~ EE唸:"夜來風雨聲" ㄋㄟ!]
E拔一邊看著電視, 一邊鎮靜地說:[亂唸的啦. 不是啦.]
突然......又聽到: [花落知多少.]
啥米?! 這不會這麼湊巧吧?! 最好這樣還只是亂唸的.
Emi 像是發現什麼大事一般, 問E拔: [你有教過她嗎?]
E拔答: [沒有啊.]
於是, Emi 想起了愛看書的公公, 打電話回公婆家,問EE的阿公.
果然, 阿公說: [是喔?! EE還記得喔.
啊我是星期二還是星期三看到電視說到唐詩. 就..只教了她兩次ㄋㄟ.]
厚厚厚~~~ 這還真是又驚又喜哪. EE的好記憶事蹟又添一樁.
相對應的動詞與聯想表達
借與還
兩歲一個多月的某天晚上.
已經坐定在遊戲間的EE要馬麻陪她一起畫畫.
馬迷剛走過來, EE拿起筆說:
[馬迷~ EE的筆借妳, 要記得還我!]
大人與小人(小孩)
4/24晚上, E麻先去放洗澡水, 然後進臥室摺衣服.
EE專注地在遊戲間堆積木,
E拔偷溜去客廳看一下電視.(客廳與遊戲間只有短牆之隔, 視線之內)
EE突然講了一句: [大人在哪裡?!]
E拔探出頭來問EE: [ㄏㄚˊ?! 誰是大人?]
EE答:[大人就是大人啊!]
不知他們父女倆正在對話的E麻說了: [EE來~ 要洗澡囉!]
此時EE接話說: [另一個大人在叫我了.]
凸與凹 / 壞了--- 要修理
當EE開始對拼圖有興趣時,
把拔最剛開始帶著她拼大大的Dora 拼圖.
但居多是肌肉活動訓練成份比較多. 樂趣與接觸感重於拼得正確.
因為EE大多會硬塞進去, 然後說她拼對了.
後來, 馬麻買了6~9片那種動物小拼圖.
她可以逐漸拼出認識的小雞, 小兔子, 羊ㄇㄟ ㄇㄟ, 小豬...etc.
同時也在這時期聽到馬麻講: [這裡凸凸的, 配凹進去的...]
沒有特別強化 "凹了" 這詞ㄦ.
結果, 前幾天, 堆積木, 說是做了部車子.
但大概是積木邊邊有點刮傷. 居然冒出: [我的車子凹了, 要修理!]
童言童語, 加上俏皮的表情,
真的讓人覺得這是專屬"小人"的天真可愛!
就像是這幾天EE偶爾會賴著馬迷說要按小相機裡的舊影片給她看一般.
回顧著回顧著, 都是一種好溫馨的回憶~